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机构设置
期刊动态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教育视点
博览群书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征稿启事  
 教育视点 - 教育视点 - 我国“大学”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大学的问题”
  教育视点
我国“大学”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大学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0-10-11 15:46:24  来源 本站   作者: 本站

   一年一度的高考降下帷幕。与去年一样,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65万。虽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这主要由适龄学生数减少所致,但是对比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数和去年的应届毕业生数,只减少31万。因此,那多出来的34万,被认为是比去年增加的弃考人数或者是减少的复读生数。

  我国去年应届毕业生中,有84万放弃高考,消息传出,一片哗然。诸多迹象表明,今年的弃考数或许比这个数据还要高。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多的学生弃考呢?其中不得不涉及的一个话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足。今年高考结束的当晚,央视新闻“1+1”,借高考话题,透视了当前的留学热。(央视69日)

  谈起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一直以来,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考虑是,这将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及我国的杰出人才培养。这种视角没错,可是,我更想说,对高校谈国际形象与杰出人才培养,太过“宏伟”,眼下,不融入国际竞争,更是一件“要命”的事,说得直接一点,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生存。

  我曾经去香港的大学走访,一位学校校长给我说,本科是我们港校的立校基础,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是我们的重点(其实他们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很高)。为什么?因为香港的学生都看不起港校的研究生教育,都愿意选择去海外留学,我们必须做好一流的本科教育,把他们留下来,本科教育做不好,去空谈研究生教育,香港的学生会全部跑去海外留学的。

  这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换在内地高校,几乎每一所985高校、211院校,今天都在走“发展研究生的强校之路”,而走下来的结果是,本科教育严重空心化,研究生教育上不上下不下——去年,有美国一家机构调查发现,我国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是美国大学最大的博士生源输出基地,有学者据此提出,中国内地高校应该中止博士教育,全身心发展本科教育。

  上述的建议有点极端,但是,却也向内地高校提出反思:怎样合理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树立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反思,我国内地高校的本科教育竞争也将落伍。而现实,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在国外名校、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已经放弃内地高校。如果让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内地高校所考虑的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问题,而是怎样招收足够的生源,维持老师的饭碗问题。

  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今天我国内地高校,连自己该有怎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也说不清,就更别谈怎样确立竞争力了。而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内地高校没有境外高校那样的现代学校制度——没有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结构,学校战略由行政领导说了算,而学校领导听上级管理部门的,上级管理部门是一个,所以学校“千校一面”;学校没有办学章程,具体办学不是按传统、按规则,而由行政领导随心所欲,所以学校没有了传统、没有了文化;学校的教师没有教育话语权,明知专业设置重复、课程老化,可这是领导的决定,就无可奈何……

  近年来,我国不断派出高校领导去海外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可是,他们回到国内,能主动把教育权和学术权交给教授们吗?能像梅贻琦先生当年那样,告诉所有学校行政人员,你们只是给教授搬凳子的人吗?从目前已经办学的2300多所中国内地高校中,找不到一所。据说正在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想采取这种办学模式,但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所大学的前途。

  我是理解南方科技大学,可能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学,而所有的“伪大学”,是难以容忍出现真正的大学的。期间的道理,不必赘述。我国“大学”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大学的问题”。以严格的现代大学特征来观察我国内地的所有“大学”,它们像极了政府机构——学校有行政级别,从副厅直至副部,校内有庞大的机构、数量众多的行政人员,统计数据显示,内地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最大的官场,至少有上百名部级干部、数万名厅级干部、几十万处级干部!也像极了企业——学校领导曾一度兼任某些公司的董事长,学院不按学术治理,而是公司治理,而且是管理水平较低的公司治理,给教授计工分(论文数、经费数),教授按工分领工资,教授由此被叫住“学术民工”,而学校岂不是“民工中介公司”或“学术施工单位”?唯独不像学校,没有教育的尊严,没有学术的操守。在这块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土地上,日复一日上演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几近让大家审丑疲劳。

  在竞争性不足的环境中,我们只知道有这样的“大学”存在,因此,这样的“大学”还是高高在上、大家趋之若鹜的。而今,风云突变,生存的压力呈现在所有“大学”面前。这个时候,对这些“大学”来说,最合适的做法,不是空想什么国际化、什么世界一流,回到现实中,把自己变为一所真正意义的学校,才是正事。简单地说,校长们不要再是什么官,教育的事务和学术的事务,交给教授们管理,这就善莫大焉。

  值得期待的是,我国教改《规划纲要》和最近颁发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都十分清晰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明确表示学校要去行政化,要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要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学校关系。如果这一改革得以推进,我国内地出现真正意义的大学,当指日可待,而这才具备与国际对话、走向国际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生源竞争,于这样的大学来说,当笑看风云,处变不惊。


上一条:美国教科书选的三个神秘中国人
下一条:耶鲁校长:中国这一代教育者不值得尊重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在线投稿
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海南师范大学东门)海南教育期刊社 邮编:571158电话:0898-65888209 65898820 传真:0898-65888209
Copyright 2009- 2013 © 新教育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