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主站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导读
2011年01月14日  16:41  来源:本站    点击:   [打印] [收藏] [关闭]
放大缩小

 

一、作者简介
刘儒德,男,1966年10月出生,湖北监利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学习与教学心理、信息技术与学习可能、学习策略、学习风格、数学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设计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出版有《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软件的选用与评价》等著作。
二、内容简介精粹
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本书精选了64条心理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
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这部分内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如: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学生往往对于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中间的内容则很少能做到记忆犹新。这个效应告诉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背诵英文单词时,要试着变换开始位置来进行记忆,合理的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并且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等。再比如,7±2法则是指人们看完一遍材料后一般可以记住七个左右(至少为五个,最多为九个)。这个法则告诉我们:每堂课老师安排的新内容不要超过七个。其他效应还有专家记忆优势、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超限效应、高原现象、思维定势、沉锚效应、连锁塑造等。
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在这部分,作者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南。例如第十名现象是指在学习上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等他们走进社会后,却常常会成为社会优秀的管理者,相反,那些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却表现平平。这个现象提醒教师应该全面看待人的能力,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不仅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有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而后者在现有的教育中很难进行测量,所以教师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对能力进行多元化评价的模式;同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个体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再比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总是以为现在的孩子太过娇气,于是,我们就越发地严厉,以为这才是现在孩子所需要的,而本书“依恋心理效应”告诉我们:不论是为人母者,还是为人师者,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经常违反纪律,原因可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有些孩子喜欢某个老师,原因是他每次回答完问题,老师都会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这让他觉得自己非常地幸福。依恋心理告诉我们,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关心,可能足以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的那举手投足的温暖。暗示效应,安慰剂效应,心理加减法等都指明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特点,教师若能透彻领会,巧妙运用这些效应,在教育学生上必能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这些效应不仅适应于校园管理工作,同样也适用于社会管理工作。例如将“鲶鱼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教师可以发挥某些学生的“鲶鱼”作用,搅搅班级里的一滩死水,从而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并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但是,“鲶鱼副效应”也是我们不得不防的,即这些“鲶鱼”既不能太弱也不能过强。太弱则起不到预期的竞争效果,过强或者是过多则“让学生整日惶惶惊恐,从而产生焦虑”。再比如“互悦效应”告诉我们: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喜欢学习。对于乖巧聪明的孩子,老师当然能先喜欢,那么对于所谓的 “坏”孩子,如果教师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所以,教师必须克制自己,要真心的先喜欢他们。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喜欢你。其他效应还有:马太效应、霍桑效应、登门槛效应、80-15-5法则、边际递减效应等。
本书作者将科学严肃的心理学规律通过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读者不仅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会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在前言中,作者就以一个非常形象的建构主义童话《鱼就是鱼》让读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阅读这本书可能产生的严肃感,使读者从心理上一下子亲近了本书。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都首先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或者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大家都经常困惑的问题,这些大大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介绍沉锚效应时,先用两组问题引发读者兴趣,然后解释什么是沉锚效应,接着用房产商玩的一个伎俩说明这一心理效应在商场上的运用,然后又讲了一个故事,“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是要一个煎蛋还是两个?”这让顾客很难拒绝,所以生意很好;而另一个一家小店见顾客进来就问:“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大概只有一半顾客购买。两种说法只有些许不同,效果却天壤之别,这就是“沉锚”心理效应的结果。最后才讲到“锚”式教学,学生遇到了难解的问题,需要一个“锚”,也就是与这道难题相关或类似的,但又稍微容易一些的题。整个介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并且图文并茂,层次清晰,表述晓畅,事例丰富,给人以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
三、本书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提供给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实用且精炼的心理学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能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不懂心理学,不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不熟悉学生的心理承载限度,不从心理学的角度体会教育,那么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比如很多老师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知识,于是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殊不知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如老师们往往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的动力反而更差了。奖励的给予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学问。德西效应告诉我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的力度和时间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称之为扇贝效应。“扇贝效应”告诉我们,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不能维持新行为。那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是不是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呢?专家告诉我们: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地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学生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避免他专心地等待强化。另外,我们在实施间隔强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物的多样性,要有不同的强化物。因为长时间地使用同一种强化物会使孩子失去新鲜感,感到厌烦,这也就失去了强化的作用。
这些效应所提及的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遭遇到的,但由于我们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我们并没有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而这本书却可以给我们以一种心理科学层面的支撑,让我们用一种科学的视角来反思我们平时的教育举措, 用科学理念来充实我们的教育经验,直至它成为思想。做好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凭着自己有一腔对教育的热情就能做好的,而更多的还需要一种科学的理性,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
第二,与实际挂钩,透彻分析教师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些心理效应的背景,而且每个效应都结合具体案例给予详细解释,这些案例来源于我们每天熟悉的课堂上、熟悉的学生身上。因此,阅读本书,可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又很容易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挂钩。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教师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例如为什么看了素不相识的人的“靓照”,我们会对他们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为什么老师往往让学习好的的孩子担当体育委员或文艺委员,为什么老师看到差生睡觉就说:“你是一看书就睡觉。”,而看到好学生睡觉却说:“你真勤奋,睡着了都在看书!”,看似不相关联的事件,其实都是“晕轮效应”起作用。如果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的话,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教育事件有条理地整理到某些“心理效应”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心理学非常有用,但概念太多,不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么用?”这是许多教师的心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抓住了对教育实践最具实用价值的64条“心理效应”铺展全书内容。为什么这么说最有价值?原因在于:这些著名的心理效应绝大部分都是研究者通过对实验和生活事件和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它指向的是“形而下”,而非“形而上”,这样的结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总之,本书结合教师身边可触及的事例,用心理效应的视角去解释,找出与教育的新的契合点,从而挖掘出关乎教育的真知灼见。相信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认真阅读后必能切实提高教育的效果。